【创新之城】从"一网通办"到"城市大脑":解码上海智慧治理的全球样本

⏱ 2025-07-10 15:01 🔖 阿拉爱上海 📢0

(首席政经观察员 李政 上海报道)早晨8:30,浦东新区企业服务中心的智能机器人"小申"已经完成了当天的第47个企业注册咨询。与此同时,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的大屏上,超过2亿个物联网终端正实时传回城市运行的各项数据。"我们打造的不仅是技术平台,更是城市治理的新范式",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主任朱宗尧这样定义上海的数字化变革。

■ 核心成果(上海市政府2025年工作报告)
1. 政务服务:
- "一网通办"事项覆盖率:100%
- 平均办理时间:0.5个工作日
- 全程网办率:92.7%
2. 城市治理:
- 物联感知设备:2.3亿个
- 城市事件智能发现率:85%
爱上海同城419 - 应急响应速度提升:60%

■ 创新实践
1. "免申即享"服务:
- 政策主动推送
- 资格自动核验
- 资金直达企业
2. 数字孪生城市:
- 交通仿真系统
新夜上海论坛 - 防汛预警平台
- 重大活动保障

■ 国际比较(下转第三版)
1. 评估指标:
- 联合国电子政务排名:全球第3
- 智慧城市指数:亚洲第1
- 数字竞争力:全国首位
2. 特色优势:
上海品茶论坛 - 超大城市场景丰富
- 政企协同机制完善
- 市民数字素养领先

■ 专家观点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同济大学教授吴志强指出:"上海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创造了'三融'新模式——技术融合、业务融合、数据融合,这种系统性变革为全球超大城市提供了宝贵经验。"

■ 记者手记
在长宁区江苏路街道的为老服务中心,记者看到AI助老设备正帮助独居老人完成远程问诊。这个温暖场景或许正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初心——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的需求。(全文共3982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