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本报长三角调研组 联合报道】清晨6:15,苏州昆山的花桥地铁站已排起长队,数万"沪漂族"搭乘11号线前往上海上班;上午9:00,嘉兴平湖的汽车零部件通过无人驾驶卡车准时送达特斯拉超级工厂;傍晚17:30,南通启东的养老院里,上海老人正通过远程医疗系统接受三甲医院专家会诊——这三个时空切片,生动诠释着2025年上海大都市圈的深度融合图景。
■ 都市圈建设核心指标(2025年6月)
1. 交通网络:
- 轨道交通互联里程突破900公里
- 省际断头路全面清零
- 跨城自动驾驶测试道路达500公里
2. 产业协同:
√ 产业链数字平台入驻企业超6万家
爱上海论坛 √ 联合攻关核心技术232项
√ 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8个
3. 民生共享:
☆ 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医院增至156家
☆ 异地养老床位年预约量增长60%
☆ 跨区域学区联盟覆盖250所学校
■ 三大示范工程进展
爱上海同城对对碰交友论坛 【青吴嘉生态示范区】
• 全国首例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落地
• 水乡客厅集聚研发机构92家
• 太浦河水质持续保持Ⅱ类标准
【虹桥国际开放枢纽】
→ 日均服务跨城商务客流15万人次
→ 数字贸易港年交易额破万亿
→ 长三角商会总部入驻率100%
上海龙凤419自荐 【G60科创走廊】
★ 联合实验室突破40个
★ 技术交易额达900亿元
★ 设立30亿元协同创新基金
■ 市民生活变革(采访嘉兴市民张晓琳)
"现在带孩子去上海儿童医院看病,挂号费和报销比例跟本地一样。丈夫在松江上班,乘坐市域铁路比去嘉兴市区还快20分钟。"
正如国家发改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司司长王凯所言:"上海大都市圈正在重塑中国人的生活方式。"2025年的长三角,正以上海为圆心,绘制着世界级城市群的中国样板。(完)